美股續跌、比特幣漲回2萬鎂;Fed本週起全速縮表、美銀估9月升息放緩至2碼 |

美國股市 29 日延續跌勢,則小幅反彈、重返 2 萬大關。本週起將加大縮表的力度,開始減持近 3 年前開始積累的國庫券,美國銀行則估計,聯準會 9 月幅度將放緩至 50 個基點。
(前情提要:比特幣創7年來「最差8月表現」;加密幣爆倉單日破3億鎂;方舟 : 市場正重返逐險環境)
(背景補充:比特幣跌破20,000,單日挫8%!Kevin O'Leary : 出台前,恐難突破2.5萬鎂)

在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上週五發表明確鷹派言論、強調不會在對抗快速通膨的鬥爭中退縮後,由於市場對步伐變緩的希望破滅,美國股市 29 日收低,延續上週五大幅下挫的走勢,標普 500 指數創下 2 個半月以來最大的兩日百分比跌幅。

29 日美股四大指數表現如下:

道瓊工業指數下跌 184.41 點,或 0.57%,收 32098.99 點。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 124.04 點,或 1.02%,收 12017.67 點
標普 500 指數下跌 27.05 點,或 0.67%,收 4030.61 點。
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 53.9 點,或 1.93%,收 2744.5 點。
標普 500 指數各類股表現。Source:finviz

市場方面,比特幣()在 29 日下探至 19,599 美元低點後,開始略為反彈,重返 2 萬美元大關,至截稿前,報 20,138 美元,近 24 小時漲幅 2.6%;以太幣()自 29 日下探至 1,422 美元低點後也開始反彈,至截稿前,報 1,531 美元,近 24 小時漲幅 6.7%。

比特幣走勢圖。 Source:Tradingview

針對市場走勢,加密貨幣評級公司 GSR 的交易員 Luke Farrell 向 Coindesk 表示,宏觀經濟影響今年一整年都處於主導地位,在鮑爾上週五發表鷹派言論後,市場已經意識到,通膨逆風依然存在,而對上個月 數據公佈的樂觀情緒進行重新評估。

延伸閱讀:通膨放緩跡象!7月年增8.5%低於預期;大漲13%破1,900

聯準會本週起加速縮表

值得注意的是,據《彭博》報導,聯準會本週起將加大收縮資產負債表的力度,開始減持近 3 年前開始積累的國庫券。根據聯準會收縮其 9 兆美元資產負債表的計畫,聯準會 9 月起將把每月到期不續的、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MBS)額度上限,分別提高至 600 億美元和 350 億美元。

在息票到期額度低於月度上限的情況下,聯準會將會用 3,260 億美元的國庫券持倉來補足。9 月將是聯準會首次減持國庫券,因為到期息票規模低於新的月度減持上限。

在聯準會的投資組合中,有規模達 436 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將在 9 月到期,這意味著聯準會需要另外再減持 164 億美元的國庫券;此外,聯準會 10 月還需再減持 136 億美元的國庫券,這將是 2023 年 9 月之前,最大規模的國庫券減持。

報導提及,由於聯準會上次啟動量化緊縮時,並沒有持有國庫券,因此,市場這次高度關注聯準會的國庫券持倉動態,對於一直再尋找可投資資產的貨幣市場交易員而言,這也極為重要,他們基本上會利用聯準會的逆回購便利,來存放多餘,倘若聯準會清空國庫券持倉,將給市場帶來大筆供應。

美銀估 9 月聯準會升息 2 碼

另一方面,市場高度關注聯準會是否將在 9 月繼續大幅升息。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銀行經濟學家在一份有關分析鮑爾上週五在傑克遜霍爾年會上講話的報告中指出,8 月美國勞動力市場可能依然緊張,但預計聯準會下個月將把升息幅度放緩至 50 個基點,聯準會傾向於在可能的情況下小幅升息。

美國銀行預測,聯準會將在今年 12 月前將終端利率升至 3.50-3.75%,且預計美國經濟會硬著陸。美國銀行經濟學家提及,聯準會的緊縮週期往往以經濟衰退告終,不過以歷史標準衡量,衰退的程度不一定很深。

據芝加哥商業(CME)的 FedWatch Tool 數據顯示,目前市場預期聯準會 9 月升息 3 碼(75 基點)的機率為 72.5%,升息 2 碼(50 基點)的機率則為 27.5%。

市場對聯準會 9 月升息幅度預期。 Source:CME
📍相關報導📍

曾預測比特幣歸零!華爾街之狼 Jordan Belfort:我錯了,BTC具長期投資價值

聽聽宏觀投資人分析:比特幣還有 4 年周期論嗎?

天橋資本創辦人:比特幣達 10 億數量前,不適合對沖通膨

Tags: 升息比特幣縮表美股聯準會本文轉自網路,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本網站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僅提供資訊,若用戶有任何投資相關行為皆與本站無關

本網站所載的任何資訊均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賺有賠,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投資,自負

Related Posts

Comments (No)

Leave a Reply